1.文化出海熱潮
刮痧工具相信不少人都用過,但就是這個在國內不怎么起眼的小玩意,出海后身價暴漲,以驚人爆發力改寫跨境電商賽道,成為一眾老外喜愛的美容神器。
在海外市場,LANSHIN已從一個小眾品牌成長為中醫美容賽道的標桿,品牌產品將中醫刮痧與現代科學結合,將刮痧板賣到了一百多美元的高價。今年8月,其獨立站收入約20.07萬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142萬),轉化率達到了3.00%-3.50%,成為東方養生文化出海成功典范。

LANSHIN刮痧產品圖源:LANSHIN
據了解,LANSHIN的品牌創始人吳詩雯是一個美籍華裔,本身就是一名資深的中醫師,在與西方消費者接觸時發現海外很多消費者對“中醫美容”其實是相當感興趣的,但是市場上依舊是一片空白。
于是吳詩雯便創立了LANSHIN,彼時刮痧雖然在中國已經被廣泛了解、使用了,但在西方國家仍有極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發揮。
而品牌之所以能夠在海外大受歡迎,是諸多因素共同織就而成的。在產品設計層面,LANSHIN在材質上主要選擇了海外消費者更接受的玉石和玫瑰石英,相較于普通石材或塑料材質,這些天然石材更被海外消費者所熟知,因此能更快進入他們的心中。
其次產品除了刮痧板本身,LANSHIN還連帶推出了一系列產品,例如配套的按摩油和詳細的使用教程,不同功效的按摩油能夠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,而教程則能幫助他們更好使用,打造出了一個更完整的銷售矩陣。

搭配推出按摩油圖源:LANSHIN
在營銷方式上,則更多采用率現在大熱門的社媒宣傳。在品牌官網主頁上就有很多吳詩雯使用產品的教程,在TikTok等社媒平臺上吳詩雯也經常親自出鏡,演示產品的使用方法,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。

吳詩雯展示產品用法圖源:TikTok
2.神秘的東方養生
隨著海外消費者對東方文化的興趣日益濃厚,以及TikTok等社交平臺的崛起,徹底打破了傳統文化出海的時空壁壘,為出海品牌開辟了價值升級的新路徑。
其實在去年年底,TikTok就曾掀起過一股中醫話題的熱潮。彼時中醫相關內容在TikTok迎來爆發期,chinesemedicine話題播放量超10億次,acupuncture話題達20億次,形成全民討論熱潮。
在這股熱潮下,涌現出了不少出圈的案例,華裔女針灸師李倩蕾的賬號便是其中之一,其發布的”手指穴位緩解頭痛”視頻在平臺收獲超830萬播放。
視頻中,她用英文標注穴位名稱,結合解剖圖講解原理,將復雜的經絡理論轉化為”按揉3分鐘見效”的實用技巧。在她的賬號中,發布的大多數視頻內容都是圍繞分享中醫理療的科普知識,通過中醫文化來分析身體的一些健康問題與養生方式。

針灸師科普中醫知識圖源:TikTok
此外,一些跟中醫沾點邊的產品、品牌也逐漸走進海外消費者的視野中。例如EasternBotanics,這是一個90后中國女性創立的主打傳統中藥配方的洗護品牌。
據了解,該品牌創始人對傳統草藥十分熱愛,在發現西方市場對“天然、無添加”的護膚需求旺盛,便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天然產品,將艾草、苦參等中藥成分,巧妙地重構為“東方古老智慧的自然療愈方案”,開啟跨境創業之路。

Eastern Botanics獨立站主頁圖源:Eastern Botanics
2024年,該品牌不僅全年收入達820萬元,復購率更是穩定在35%以上,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了。
還有美國華裔女性于2020年創立的Elixhealing,該品牌則是將中藥與西醫相融合,精準錨定女性月經期間頭暈頭痛、失血過多、腹痛痙攣、便秘腹瀉等癥狀,擊中了萬千歐美女性的需求,引發了無數歐美女性的情感共鳴。
最后,從品類延伸來看,中醫養生只是文化出海的一個切口,漢服元素的服飾、非遺技藝的家居用品、傳統茶飲等品類都正在展現獨有的出海潛力。但文化出海之路并非坦途,仍需在傳承與創新、本土化與本真性之間找到平衡。
總的來說,隨著“文化價值型品牌”逐漸成為出海主旋律,相關賣家可以借鑒LANSHIN 的模式,挖掘傳統元素的當代價值,形成更多元化的文化出海矩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