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業績穩步提升
在家居行業摸爬滾打了多年的Wayfair,終于重新回到穩步增長的軌道。
繼今年二季度達成近兩三年來最亮眼成績后,第三季度,Wayfair繼續保持住了增長狀態,營收漲超預期。
據最新財報,今年三季度,Wayfair實現凈收入達31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220億),同比增長8.1%,若剔除退出德國市場影響,則為9%。其中,美國市場既是營收主力也是拉動增長的關鍵陣地,凈收入達27億美元,同比增長8.6%;國際市場凈收入3.89億美元,同比上漲4.6%。

Wayfair三季度財報 圖源:nvestor.wayfair
除營收漲超預期,Wayfair虧損也實現大幅收窄。報告期內,凈虧損9900萬美元,即每股虧損76美分,而上年同期凈虧損7400萬美元,即每股虧損60美分。受業績增長推動,財報發布當天,Wayfair股價即飆升約20%。
再來看具體市場表現,關鍵指標有增有減。其中,活躍用戶規模持續收縮,截止三季度,Wayfair活躍用戶總數為2120萬,同比下滑2.3%。這說明,在吸引大眾消費方面,Wayfair還存在一定缺陷。
但與此同時,人均訂單量、回頭客訂單量及平均訂單價值均呈上漲趨勢,特別是回頭客訂單量增長突出,三季度內總量達790萬份,同比增長6.8%。這一系列數據背后,反映出Wayfair用戶策略卓有成效,用戶粘性顯著提高。

關鍵運營指標?圖源:nvestor.wayfair
Wayfair首席執行官Niraj Shah表示:“第三季度取得了巨大成功,尤其6.7%的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,是Wayfair歷史上除疫情時期外的最高水平。顯然,隨著業務恢復增長,加上降本增效措施顯著,我們的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。”
不過在業績上漲之際,整個家居行業仍面臨較大挑戰,美國關稅和房地產市場低迷是兩大重要影響因素。比如10月中旬起,美國對軟木原木及木材加征10%的關稅;對軟包木制品(如軟墊沙發等)、廚房櫥柜、浴室柜加征25%的關稅。

美國對木材及其制品加征關稅?圖源:whitehouse.gov
對于這些變化,Wayfair事實上也采取了相應措施,如調整供應鏈布局、拓展輕資產模式,但總體上,Wayfair并不認為這些外部變化對其造成了較大影響。首席執行官Niraj Shah明確表示,目前關稅政策尚未對消費者行為產生實質性影響。
可以想象,在市場動蕩期恢復增長韌性,Wayfair未來或許還有更強的爆發力。照這個趨勢發展,就在今年,Wayfair便很有可能實現全年扭虧為盈,向市場和股東交出一份滿意的業績。
二、努力跳脫業績陰霾
事實上,過去幾年,受全球市場動蕩影響,Wayfair業績持續呈現出低迷態勢,股價也從幾十美元跌落至幾美元。
但身為行業巨頭,Wayfair深知改變的方法唯有自救。在三季度財報會議上,首席執行官Niraj Shah 就表示,Wayfair能重回增長軌道,核心來源于結構性市場份額的提升,而這得益于公司對核心戰略的貫徹執行。
一方面,Wayfair加速降本增效,通過裁員、戰略收縮等方式降低投入成本,以此提高資源利用率。從去年至今,Wayfair陸續裁員約2000人,一是修正疫情增長期做出的錯誤決策,二是用技術代替人力,實現降本增效。
年初時,Wayfair還進行了一次關鍵業務調整,宣布退出德國市場。在聲明里,Wayfair明確表示,擴張德國市場太耗時耗力,以公司現有精力已經難以應對。作為替代方案,退出德國后,Wayfair將繼續專注現有國際市場,擴大英國、愛爾蘭和加拿大業務。

Wayfair退出德國市場 圖源:investor.wayfair
另一方面,Wayfair積極發展電商事業,朝數字化方向轉型。比如在AI電商領域,Wayfair陸續推出AI購物助手、個性化購物工具等,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裝修靈感,讓用戶在線模擬家裝,提升其購物體驗。

Wayfair推出全新AI購物工具 圖源:investor.wayfair
Wayfair首席財務官Kate Gulliver表示,現在Wayfair已經摸索出一種適合長遠發展的平衡模式:在后端做電商運營,在前端做零售運營。從價格、產品供應豐富度和速度,以及會員計劃、門店改進等方面獲得增長。最近,Wayfair就正式敲定秋季Way Day大促活動,要在黑五網一前再釋放一波能量。

Way Day大促定檔 圖源:thekrazycouponlady
可以看到,無論降本增效還是專注電商事業,在這些措施的綜合作用下,Wayfair確實迎來了事業轉機。接下來,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,Wayfair也將適時做出更多新的舉措,以維持業績增長。至于未來,Wayfair能否繼續逆勢而上,重回事業巔峰,結果值得期待。
